本页主题: [ZT] 闲话地雷 打印 | 加为IE收藏 | 复制链接 | 收藏主题 |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能量机动传奇
级别: 特种部队


精华: 1
发帖: 453
威望: 135 点
种子: 739 颗
魅力: 97 点
在线时间:393(小时)
注册时间:2006-03-16
最后登录:2016-11-06

 [ZT] 闲话地雷

尼古拉斯凯奇的影片《战争之王》中当正直的国际刑警将军火飞机迫降在非洲准备抓捕却发现又一次落空的时候,愤懑地对凯奇说了这么一段话:
    ————————————————————————————————————————————————————
    Do you know why I do what I do? I mean, there are more prestigious assignments.  Keeping track of nuclear arsenals. You'd think that more critical to world security, but it's not. No, nine out of 10 war victims todayare killed with assault rifles and small arms like yours. Those nuclear missiles, they sit in t-heir silos.Your AK-47,that is the real weapon of mass destruction.

  知道为什么我追查你到这里?我能选择其它更荣耀的任务,比方追查核武,你认为那对世界和平更重要?不对!今天十个战争受害者中有九人,是死于攻击性来福枪和小型武器,正如你的商品,那些核飞弹?它们还在发射井里待着呢,你的AK-47才是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

      这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充满黑色幽默的影片中有不少类似的经典台词,以这句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而台词中没有明示的是有那么一种“小型武器”,均价在1美元左右(仅为AK-47非洲市场价的五分之一),平均每天却会造成近五十人的伤亡。因为廉价,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散布的数目在1亿到2亿之间,而每消除其中的一个,所花费代价基本上是它造价的百倍。
      这个“小型武器”就是今天闲话的主角——地雷。

      地雷的历史,得先从中国古代说起。地雷的雏形诞生在文强武弱的宋朝,而真正意义上的地雷,是在明朝出现的。

※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郊明初古城遗址出土的古代地雷,当时有个威猛的名字称作“风火震天雷”。


※明人宋应星《天工开物》书中的地雷图样,虽然已过去近五百年,但是地雷的主要构造基本没有变化。


※明朝地雷详细结构图,已经具备了地雷四大件(外壳、装药、引信、传动构件)中的前三大。起爆方式采用的还是通过火药捻利用“竹管通引”人工点燃,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概括其为:“地雷埋伏土中,竹管通引,冲土起击”。

这种看似简陋,按照现在地雷严格定义只能称为爆炸火器的东东威力却是不容小觑的,“水雷(混江龙)及地雷爆炸力极大,水可沉舟,陆可炸覆敌军炮车及步骑。”古人造地雷威力如此之大,且采用人工引燃,除了有客观条件的局限外,我们是不是可以同样理解咱中华古时的仁人志士还是很讲究仁义道德的,像那什么致残不致死的人员杀伤雷可都是后来番夷们整出来的,正所谓人云:君子坦蛋蛋,小人藏鸡鸡。。。扯远了扯远了。。。


※上面提到的《天工开物》里的另一大杀器,地雷表兄——水雷。明朝那会儿有个很古惑的名字:混江龙。

正如其巨大的威力一样,古时地雷的缺陷也十分明显,最难以让使用它的人忍受的莫过于人工引燃的方式。看过地雷战的我们都知道,用起来第一要诀是“不见鬼子不挂弦!”,可要人工引燃的话等你见了鬼子鬼子也瞅见你了,实用性和隐蔽性自然大打折扣。于是,于是,人民群众永远是真正的英雄。在一位伟大将领的领导下,地雷终于发生了一个革命性的变化。




※明朝名将戚继光镇守蓟州时的科研成果——“钢轮发火”雷,其实用今天眼光看就是标准的踏发地雷了。(另外,戚南塘将军似乎对军事科研情有独钟,在领导研发“钢轮发火”雷之前,他就在南方的抗倭战争中主持研发了“海底龙王炮”,这又一个威猛名字的军事意义是它是世界上最早的实战漂雷)

    上面那个图看似复杂了一些,其实“钢轮发火”的构造现在看来并不算复杂:它的主要机关就在那个会转的钢轮上,钢轮紧靠火石,下面连着药线,一旦钢轮转动摩擦火石,打出火花,引燃药线——地雷自然就爆炸了。
      因此,“钢轮发火”的装置一旦安置好,剩下的问题就是解决钢轮什么时候动什么时候不动——这就是那个坠石的作用,坠石上面连着钢轮的铁机,下面抵有尖形铁条防止无故坠下,外接游线以作机关。因此要是外面有人触动游线,坠石便会因为重力下落,连带钢轮转动——到这一步,古代的地雷算是实现了所谓的“一触即发”。
      虽然戚大将军的科研成果包含多项专利技术且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是并没有因此而推广用在抵御当时北方外敌的战斗中,制作工艺和成本要求较高及可靠性偏低是没有大量使用的两个主要原因。多少带有遗憾的同时我们也看到,地雷四大部件外壳、装药、引信、传动构件现下已经全部凑齐,隐蔽的邪恶之花已悄然在地下埋下,等待更合适的时机再次绽放。




Posted: 2008-07-03 15:49 | [楼 主]
能量机动传奇
级别: 特种部队


精华: 1
发帖: 453
威望: 135 点
种子: 739 颗
魅力: 97 点
在线时间:393(小时)
注册时间:2006-03-16
最后登录:2016-11-06

 

自戚将军革命性的研发没有推广之后,地雷这种兵器似乎就在人类军事史的记载上隐匿起来了,如果这种邪恶的兵器有思想,那么它一定是在等待合适的机会吧,不幸的是,近三个世纪的等待之后,机会来了。这次,这朵邪恶之花选择在与诞生它的东方土地隔洋相对的北美大陆盛开。


※美国南北战争时候的地雷,除构造外,连外形也越发接近现代地雷的形状


      技术的进步与战争的需要永远是兵器发展的强大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号角和不平静的欧陆以及美国内战的爆发促成了军事史上不少兵器和战术的诞生: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潜艇,铁甲舰等等。而南方邦联军中一位和南塘将军一样对兵器科研情有独钟的上校也开始打起了地雷的主意。


※邦联军上校Gabriel J. Rains,最终军衔准将。右手插里面不是在取怀表,而是为了掩盖因试验事故而失去的两根手指。用现下流行的说法,Gabriel可以说是“地雷痴”了,在失去两根手指和受到道义谴责之后仍没有停止研究,用他自己的话说是要造出一种性能达到"explode from the slightest pressure"的地雷,此人很有发明天赋,关于他的故事以后有机会再聊。


※Gabriel J. Rains同志的弟弟George Rains,没说错,弟弟留胡子所以显年龄大,实际上George比Gabriel要小14岁......这个George也不是省油的灯,对火药研发很有一套,哥俩都是西点毕业,都参了军,都对科研尤其是爆炸物情有独钟。严格意义上讲现代地雷之父应该是他们两人。


      早期南方邦联军的爆破装置是比较简陋的,把金属罐装满火药之后再安上触发部件就算制成了,这样做的结果使得火药容易受潮变质不说,常常还会导致意外的爆炸。于是Gabriel开动脑筋,先给它的外壳装了薄金属做的盖板并且用蜂蜡密封,随后又加装了他称之为“Rains Patent”的东东,其实就是带有机械保险的触发系统。这样一方面防水防震,另一方面完全实现了通过外设机关达到触发,同时,由George老弟给赞助的高爆火药也取代了以前的装药,使得地雷威力有了明显的增长。于是,在炸弹兄弟共同的努力之下,现代地雷就这么诞生了。


※Garbriel同志的改良版地雷,看着倒是挺亲切——地道战里面打鬼子的好像也是这个样的嘛......别小看这个畸形的黑蛋蛋,话说上世纪六十年代米国还发现了Rains氏出品的黑蛋,有好事者试验了一下,威力“'still quite dangerous'”......

http://www.talkcc.org/topic/1615320/1
      万事具备,只待人踩。在Garbriel同志邪恶的等待之下,第一个倒霉蛋终于出现了,1862年5月4日,约克镇之战期间,一位不知名联盟方的骑兵在去约克镇的路上不幸踩上了Garbriel同志布下的一枚黑蛋,于是,他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触雷身亡的人。
    而记载的第一例在实战中运用地雷大量杀伤人员的战例也与Garbriel有关,他的地雷取得首个战果没多久,就等来了邦联军的战略撤退,撤退路上Garbriel的部下在一个丢弃的弹药车上发现了不少炸药、炮弹和引线,于是他吩咐部下参照布置地雷的方法把它们浅埋,没有记载说Garbriel是否在这些撤退中布设的地雷上安放"Rains Patent”。实际上因为是首次大批使用的缘故,Garbriel事后也一直辩解自己放置地雷的原因“只是为了阻止联盟军的骑兵追上我的人,不管有用没用”。然而,无论怎样,后来导致的连锁爆炸给追击的联盟军队带来那前所未有的恐慌是谁都未曾想到的。
    与这场反追击战斗的小胜利相比,Garbriel更大的麻烦是别人对他使用地雷的看法,在尝到地雷使用的甜头之后,尽管联盟方已经对邦联方使用这种不人道的武器提出了质疑,而Garbriel仍不为所动地继续使用,气的联盟将军George McClellan扬言要用战俘来给联盟军队排雷......实际上不止联盟方,邦联内部也对是否使用地雷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官司打到了当时南方邦联国防部长George Randolph那里,他一句:"邦联的官方政策是鼓励新式武器的使用"算是给Garbriel同志正式的支持。随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Garbriel同志为经办鱼雷局事,并准尚书房行......不对不对,是并准可在里士满、莫比尔和查尔斯顿三地外围布雷...功夫不负邪恶人,这下名份、机会全有了的Garbriel老大再接再厉,名正言顺的给人类军事词典又贡献了一个新词——landmine fields(雷区)。地雷从此也正式登上了人类军事史的舞台。



※美国内战中邦联军的地雷给联盟军队带来了极大的危害。邦联方关于鼓励使用新式武器而不考虑人道因素的主要原因大概还是由于战场上的不利局面所致。可无论怎样,潘多拉的魔盒已经打开,地雷没能挽救邦联军的劣势,却由此开始给人们带来无尽的危害。
Posted: 2008-07-03 15:55 | 1 楼
能量机动传奇
级别: 特种部队


精华: 1
发帖: 453
威望: 135 点
种子: 739 颗
魅力: 97 点
在线时间:393(小时)
注册时间:2006-03-16
最后登录:2016-11-06

 

地雷通过Rains兄弟的改良在北美用的风风火火的时候,作为当时世界兵器研发中心的欧陆也没闲着。事实上,早在Rains兄弟改良地雷之前的十八世纪早期,就有欧洲的先行者们在实战中把炸弹埋设在土中,上面再埋放金属碎片以增加杀伤效果——虽然严格说这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地雷,这种类似破甲雷的作战理念在当时却是很先进的,以至于当时欧洲的战争中常能看到它的身影。
      虽说欧洲战场上的地雷当时并没有经过类似Rains兄弟的改良,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它大规模的使用,1853年到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给了它展示自己威力的舞台:在旷日持久的塞瓦斯波托尔要塞围攻战中,面对十五万联军兵力和持续不断的大规模炮击,沙俄军凭借海陆军的协调以及防御体系的合理配置,尤其是地雷的大量使用,在兵力和装备均属劣势的情况下坚持了11个月,给没落的沙俄帝国在失败的战争中添上唯一一抹亮色。


※塞瓦斯波托尔围攻战中的“死影峡谷”,地上的炮弹是拜联军的大规模炮击所赐。联军之所以在兵力优势的情况屡屡采用炮击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沙俄军配置得当的防御阵地:步枪发射阵地前挖有深沟,再往前是交替布置的大批地雷和埋有削尖树枝的陷阱,最前面同样是削尖树枝制作的栅栏,这种布置在当时技术条件下除了牺牲人员血拼,基本没有其他办法攻入。



※说到沙俄和地雷似乎就不能不说说他——Immanuel Nobel,就是地球人都知道的那个诺贝尔他爹地。此人也是小有名气的发明家,在老家瑞典破产以后远走俄国开了一家火药厂,因为在军工方面的特殊贡献,克里米亚战争期间还被沙皇尼古拉一世授过勋章。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后来毛子输了克里米亚国内乱了粥,老诺的火药厂也没了单子,于是只好又回国办厂子教育儿子,然后就有了不世出的炸药大佬小诺,小诺后来捐出遗产设了诺贝尔奖,其中诺贝尔和平奖在1997年颁给了一个叫Jody Williams的阿姨,而这位Jody阿姨,正是国际反地雷组织(ICBL)的话事人......弯弯绕的关系写到这里,我也禁不住要大呼两声:造化弄人,造化弄人啊......


      这边厢毛子守要塞用地雷让英法联军吃了不少苦头,加上前文提到的那两位美国内战的炸弹兄弟,英法德这些传统军事强国看不下去了:介新鲜玩意儿我们也得耍弄耍弄啊!这几个殖民强国不弄则已,一弄就又让地雷的研发水平上了个台阶。说来也是,克里米亚也好美国内战也好,那都是资本主义的内部矛盾,就好比两有文化的人打起架来还不忘讲个理,用起地雷来多少也知道这东西太阴损。等到了英法德开始研究地雷那会儿,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差不多了,资本主义内部矛盾也解决了,开始满世界乱跑圈地了,放眼寰球,全是帝国利益,谁还管你地雷阴损不阴损——于是,在十九世纪后二十年的非洲殖民战争中,伪大滴日不落帝国已经用上了定向雷、绊网雷等等先进玩意儿了。



※Charles Gordon.什么?看着面熟?您没看错,这厮就是咱中学历史课本上率领常胜军残酷镇压太平天国的殖民刽子手。后来在苏丹总督任上大力支持在非洲殖民战场使用地雷,并颇有远见的指出“地雷必是将来重要的防御兵器,且事半功倍。”鉴于他曾以工兵少尉的身份参加过塞瓦斯托波尔围攻战,所以我很疑心这厮那时就吃过地雷的苦头。

      就这样,地雷在不断的发展和进步中 伴随历史车轮走完了十九世纪最后的风雨飘摇,回顾自诞生以来至十九世纪地雷的发展,我们会发现无论是技术上的提升还是实际的应用,都是将地雷当做一种辅助的防御兵器,没有针对的具体目标 也没有具体的技术发展方向。单纯的讲,只是为了追求更强大的威力和更稳定的性能。 而当新世纪的第一场帝国主义国家战争在菊旗与双头鹰之间展开的时候,地雷的技术与使用将再次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经过几十年来的发展,尤其是十九世纪末期几个关键性的发明:雷管、导爆索......使得人类利用爆炸物的历史逐渐告别了黑火药时代,加上后来各类点火法的相继出现,到日俄战争的时候,地雷这朵邪恶之花在通过科技进步的浇灌已完全成长起来了。
    同克里米亚战争一样,这次大量使用地雷的仍是沙俄军队,战役则是旅顺攻防战(先是塞瓦斯波托尔,后是旅顺,谁能告诉我为啥毛子这么喜欢守要塞.....)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尝到用地雷的甜头以后的沙俄,的确是在地雷的研发上下了不少功夫,客观来说,作为无论是技术条件、国防费用还是兵源素质都与西欧其他军事强国甚至后起的日本有一定差距的沙俄帝国来说,多放些精力在地雷这样事半功倍的武器上确实也是很好的选择。
      从整个战役防御态势上看,旅顺与塞瓦斯波托尔有很多的相似点:同样面临海、陆两个方向的守备;同样有着防线上的软肋并最终为攻方所乘而导致防守失败(二〇三高地与马拉科夫要塞);在防守体系配置中地雷同样发挥着主要的作用。其时,俄国花费八年时间,使用了已经是兵工厂制式生产的大批地雷,除了先前见过的定向雷,触网雷,还包括电发雷这样的先进玩意儿,加上水雷一同构筑雷区,以及上百个碉堡,六百多门大炮,所有这些,把旅顺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为坚固的要塞之一。
      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共同点,两场攻防战的结果也极为相似:在长达数月的激烈战斗中攻击方通过大批的人员伤亡占领要塞,地雷的作用再一次得到了发挥。



※日俄战争中沙俄军队使用的地雷,两个相同的木盒一个藏着电子引信另一个装满了炸药,可见毛子也学会玩阴的了,而电点火法的使用也使得地雷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


      当一百五十多天的旅顺攻防战结束的时候,日军近十四万的部队在沙俄的防御阵地前伤亡已超过六万人。没有确切的数字和统计说明有多少人伤亡原因是由于地雷。但乃木希典的“肉弹”攻势和前所未有的布雷数目和地雷种类说明这应当是一个可观的数目。正如上文所说,日俄战争之前地雷的使用是完全作为一种没有具体攻击目标的辅助武器,而在日俄战争之中,各种种类地雷的出现使得其使用首先具有了针对性,也正是如此,沙俄军队通常都被认为是在日俄战争期间最先发明并使用了反步兵地雷。
      随着罗曼诺夫双头鹰的折翼和菊旗的飘扬,帝国主义的争斗暂时告一段落,而我们闲话的主角却不会因此停止不前,一直凭借科技进步和人类间杀戮不断发展的它即将迎来属于它的黄金时代:一战与二战。
Posted: 2008-07-03 16:03 | 2 楼
能量机动传奇
级别: 特种部队


精华: 1
发帖: 453
威望: 135 点
种子: 739 颗
魅力: 97 点
在线时间:393(小时)
注册时间:2006-03-16
最后登录:2016-11-06

 

日俄战争最终以日本大获全胜结束,随之而来的是世界范围内的短暂和平,就是在一战前这短暂和平的年代里,人类与军事有关的各种尝试也并未停止:日俄战争一年后,一艘被称作无畏号(Dreadnought)的战舰在英国朴茨茅斯下水,新一轮的战舰军备竞赛此展开;1911年,莱特兄弟将第一架飞机送上天后仅仅过了八年,飞机就开始在战争中发挥作用;一年之后,一个名叫莫尔(Lance De Mole)的澳大利亚工程师开始向英军推荐他发明的“能走的履带机器”......一场更大范围和规模的战争即将开始,各军事强国对此深信不移。而我们故事的主角也因为它自十九世纪以来在战争中优秀的表现开始引起大家的注意,到一战前夕,地雷已在世界范围内为各军事强国所接受并陆续装备。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在一战中地雷的使用一改以前战役中往往是单方使用的情形,成为了作战双方的标准装备,配合战壕、机枪以及整个阵地防御体系,使得一次世界大战的陆战成为不折不扣的“绞肉机”。

※发生在1917年的第三次伊普尔战役(Third Battle of Ypres),也称巴雪戴尔战役(Battle of Passchendaele.)。西线战场上最负盛名的“绞肉机”战役之一,照片中央远处是一辆陷在泥泞中的英军坦克,从战争角度讲,佛兰德斯伊普尔地区的低洼湿地实在是适合布雷......


      三次伊普尔战役中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伤亡人数最多的非第三次莫属,而其中地雷的使用,也以第三次最为典型。地雷配合坑道爆破的作战方式,使得英法联军与德军都组建了以一些有过矿工经历的士兵为主体的坑道挖掘爆破队伍,他们的任务即是将坑道挖掘到敌人战壕附近,然后引爆炸药或是埋设地雷。截至1917年11月,长达五个月的第三次伊普尔战役结束,留下的是德军二十七万联军三十万的伤亡人数以及很多爆破后产生存在至今的大型坑道。
      另外需要一提的是也正是在伊普尔战役中,德军首先使用了氯气,这除了意味着人类军事史上第一次大规模使用毒气以外,也带来了联军的变本加厉:联军的路易氏毒气的杀伤力和危害比氯气更大。同时,在一战结束时,英军已经开始在地雷里灌装毒气。于是,最早的化学地雷就此诞生。



※一战中两名正在布设地雷的英军士兵,在前期发展历史中,排雷的技术远远落后于地雷的使用技术,因此两位大可不必如此认真。


    1916年德军索姆河前线阵地上突然冒出的十多辆履带铁甲怪物再次改变了人类的作战方式:阵地战随着坦克的出现即将成为历史,而步兵也将不再是战争中的炮灰。与坦克出现的历史意义相比,当时的德军更多的想的是如何应对这突然出现钢铁怪物的威胁,除了用拖拉机地盘造出A7V这样的大怪物应急外,还有胆大点的在英军铁甲怪物缓缓驶来的同时对其还击,发现这铁皮东西也并不是完全不可摧毁。更有聪明点的试着把炮弹埋在土里等坦克驶来触发来攻击其底盘(好像又回到了Rains兄弟改良地雷前的手法,因为当时地雷的威力不足以攻击坦克,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结果发现效果还真的不错。就这样,在德军的聪明创意下,地雷家族又多了一位重要成员:反坦克地雷。


※典型反坦克地雷的剖面结构。因为技术条件所限,早期的反坦克地雷跟人员杀伤雷一样均是压发起爆的,因此为了避免人员引爆,反坦克地雷将起爆压力调设的比较高,一般在7兆帕以上(1平方厘米70千克压力)。


    在延续至今的坦克与反坦克这盾与茅的竞赛中,反坦克地雷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对于地雷家族而言,反坦克地雷与人员杀伤雷基本构成了这个家族的主要成员。然而,对于当时发明了反坦克地雷的德国军队而言,需要迫切解决的却是另一个问题:反坦克雷由于起爆压力较高,对人员基本不起作用,因此一旦对方工兵部队伴随坦克作战,反坦克地雷自然就成了无用的摆设。当然,问题是难不倒为利益而发动战争的人类的。反坦克地雷与人员杀伤雷在阵地上开始以混合布置的形式出现,而这,也基本确立了以后地雷布设方式的基础。地雷这朵邪恶之花在人类聪明才智的帮助下,终于怒放了。




※不出意外的话,右边那位应该是迄今为止没被地雷炸死的最有名的筒子:墨索里尼。其时是1917年春天,墨索里尼同学好好的报纸不办投笔从戎,结果在一次训练事故中触雷,后来经过27次手术,从身上取出了44块弹片(不知能否因此推断墨同学踩的是枚破甲 雷......),而他的“亲密战友”未来的帝国元首小胡子,这时候也在西线的伊普尔埋地雷呐!
Posted: 2008-07-03 16:14 | 3 楼
能量机动传奇
级别: 特种部队


精华: 1
发帖: 453
威望: 135 点
种子: 739 颗
魅力: 97 点
在线时间:393(小时)
注册时间:2006-03-16
最后登录:2016-11-06

 

即使是采用混合布雷的方式,也不能完全解决反坦克地雷的出现所带来的问题——自从进入二十世纪以来,尤其是经过一战的洗礼,各国军队都充分认识到了地雷高性价比,于是纷纷开始给自行研发装备。另一方面,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想让自己的士兵成为地雷的牺牲品。于是,扫雷的力量开始逐渐发展起来,与后来二战各参战国研发的各类机械扫雷设备相比,二战开始前扫雷力量依靠的主要还是人力。而地雷研发、布设技术和扫雷技术这对天生的冤家,从此开始了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竞争。



※一位美军士兵正在演示如何用一把匕首排雷。这种简易排雷方法往往是迫不得已所为,它的诀窍在于匕首插入土壤的角度与力度。在当时技术条件下人力扫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此类似危险的任务一般是由工兵或侦察兵承担,这是对士兵勇气、毅力、经验的综合考验。


      1939年9月初,在英法对德宣战不久,德军西线齐格菲防线中段的萨尔地区出现了一队法国的士兵,他们的目的是对萨尔地区的德军防线进行初步的侦察。就在侦察过程中,他们却遇见了一种此前从未见过的地雷:外形是个长不到十三公分,直径不到十公分的圆柱体,一旦触发后它会先跳到胸口的高度再爆炸,除了炸药,圆柱体里还装满了上百颗钢珠,爆炸的结果往往能伤及百米范围内的人员,惊恐万状的法军称其为“沉默的战士”,而侦察活动也不得不被迫取消。
      倒霉的法国士兵这次遇上的正是世界上最为著名也是最早大批列装并投入实战的反人员地雷:德国的SMi-35跳雷,"35"是它的生产年代,这种被统称为S型跳雷的反人员地雷包括据生产年代区别的SMi-35和SMi-44两个不同的型号,除名称以外,二者基本相差无几。



※S型地雷基本结构,几个关键的部件分别是1.压力感应器2.保险栓11、12.爆炸延时小球以及邪恶的钢珠(8)。所有这些再加上致伤不致死,以及经常伤及盟军士兵男根的效果,让美军给它起了个女性化的昵称:“弹跳贝蒂”(Bouncing Betty),当然,它的危害远没有名字这么可爱,不少盟军官兵都认为这玩意是整个二战期间他们最不想遇到的东西。


      害怕归害怕,当跳雷这种在地雷发展史中可谓是划时代的反人员地雷出现后,各国首先想到的就是尽快仿制:先是芬兰,苏芬战争中使用SMi-35的经验让芬兰人对这种造价成本较高的地雷大感兴趣,于是动了自己制造的念头,但因为当时条件所限,并未成功;随后是吃过这地雷苦头的法国,照葫芦画瓢的造出了自己的跳雷,但没来及好好用就被小胡子闪击了,法军中一位叫Pierre Delalande的工程兵少校却在国家沦陷前带着法国的仿制成果跑到了美国,紧接着美国就造出了S型地雷的美洲版M2,当然因为是仿制的仿制品的缘故,效果并不特别理想,直到最后在缴获的S地雷原型上搞出了M16才算修成正果这是后话。
    东线上苏联也没闲着,手头有了S型雷的样品也开始自己琢磨,结合自身国情,苏联最后弄出来的OZM-4可算作是猴版的S型雷:简化了内部结构,取消了邪恶的钢珠设计,直接采用易于碎裂的铸铁外壳。虽然杀伤效果打了折扣,但低廉的造价成本秉承了地雷的最重要特点之一。


※跳雷的杀伤效果图。简单的示意图片远没有真实的历史图片触目惊心,也许是过于残忍的缘故吧,想在网络上寻觅一张跳雷的爆炸图片却始终未果。即使是通过这张简易的图片,我们也可以大致想象出空旷平地上一声巨响后无数粒钢珠夹带风声胁裹而来的悚人景象。


    历数自地雷诞生以来的每次技术进步我们就会发现,往往是一个天才般的革新大幅提高了它的技术水平,而后在实战中仰仗于人类的聪明才智不断改进到更高:跳雷这个邪恶的创意被后来的使用者充分发挥是如此,下面我们将要说到的反坦克地雷的发展也是如此。
    在前文我们已经说到,反坦克地雷通过与其他地雷的混合布设解决了容易被排除甚至被用来对付自己人的问题。但在就二战前的技术条件而言,反坦克地雷还有两个颇让使用者犯愁的问题:其一是它的体积与重量仍然偏大,材质仍以金属为主,形状多是圆盘状,这样一方面不便于携带和布设,一方面布设以后容易被发现;其二是它的使用方式,依然是以炸毁坦克履带,破环坦克行走能力为主,对火炮和人员的伤害并不够大,同时,圆盘状的外形使得坦克履带碾压引信进而触发就成为了一个概率事件。
    正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样,实战也是检验武器的唯一标准,在二战的硝烟中,我们故事的主角之一——反坦克地雷也开始逐步变化:



算是现代反坦克雷的老祖宗吧

※德国Tellermine 29型圆盘反坦克地雷。一战后二战前的产物,上面三个凸起就是它的触发引信,与反人员地雷的埋设方式不同,这种地雷的使用方式往往是在敌军坦克驶来之际将其扔到坦克的履带下或者炮塔与地盘之间——这么个6公斤重的铁家伙还得挑着地方扔,技术难度高暂且不说,单是这种作战方法就必然会导致步兵的大量伤亡。


谁说毛子就不讲人性化:

※苏制的TM-35反坦克地雷,涂色也是标准苏军经典色,与德军的Tellermine 29相比,二战中使用的TM-35已经改进为整个顶面就是一个大的压力板,这下子无论是提前埋还是扔,给步兵哥的难题就少了很多。其实若论兵器设计的人性化,还是西方走的更快一些,这会儿的纳粹德国在反坦克雷上,已是Tellermine35、42、43的子子孙孙无穷匮了......



坦克来了再扔雷是不讲人性化,所以我们就要发展便于布设便于触发的反坦克雷,所以制造反坦克雷的重要要务就是易于触发:

※德军的Riegelmine 43反坦克雷。它的特长就是特别的长......0.8米的长度和易于触发的设计使得它被碾压引爆的几率大大提高,同时敏感的触发设计让它难以排除,这个邪恶的创意让各国的地雷设计者一时都跟长度较上了劲:亲密盟友意大利的B-2雷也是0.8米的长度,英国佬搞的L-9标准长度是1.2米,再后来到了阿三手里仿制出来3A型反坦克雷,赌气似的又加了1公分,棒棒雷的长度终于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21米......


金属探测器来了,怎么办?


※二战德军的Topfmine,用现在话说,此雷贯彻环保理念,采用复古外观,后现代工业化设计:木材、纸板的外壳让当时还老出差错的金属探测器拿它也无可奈何——谁说地雷都是铁蛋子不讲环保啦?——咱哥们可连插头都是玻璃制的!


    上面所说的这些改进,在二战期间反坦克雷的发展中均引领了多次革新,然而客观地说,这些改进更多的是从地雷四大部件中的外壳、引信和传动构件入手,而装药基本没有变化。当二战迈入1944年的时候,地雷装药这种看似简单实际复杂的方式终于有了改变:
    匈牙利一位名叫米斯奈(Misznay)的爆破专家在爆破装药时发现如果采用凹面钢板装药的同时将凹面对准目标,在爆炸过程中凹面就会形成高速侵彻体,穿甲和破坏能力大大提高。同时,纳粹德国的科学家休伯特·沙尔丁(Hubert  Schardin)也有了同样的发现,并根据这种后来被称为米斯奈-沙尔丁爆炸效应(Misznay-Schardin effect)的原理研发出一种有效的反坦克雷,与之前的反坦克不同它不再是碾压起爆同时针对的也不止是坦克履带。
    第三帝国末日的迅速倒来使得沙尔丁并没来得及将他的发明投入二战,而米斯奈-沙尔丁效应在反坦克雷上的应用无疑是划时代的,引起关注的同时,也注定了它将在以后的日子里大放光彩。
Posted: 2008-07-03 16:25 | 4 楼
能量机动传奇
级别: 特种部队


精华: 1
发帖: 453
威望: 135 点
种子: 739 颗
魅力: 97 点
在线时间:393(小时)
注册时间:2006-03-16
最后登录:2016-11-06

 

对于整个二战期间布设的地雷总数一直没有一个确切的统计数据,很多资料说是3亿枚之多,又有资料称仅苏联在二战期间就使用了2.2亿枚地雷。但是无论怎样,地雷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使用自二次大战这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空前浩劫开始就完全失去了控制。


1944年,隆美尔在诺曼底前线。这位德国元帅对地雷的重视源于北非战争期间吃过的苦头,于是他深信大量的地雷可以帮助已处劣势的德国军队抵抗英美联军。截至1944年5月底,整个诺曼底沿海防线共布设了419万余枚地雷,而这离隆美尔原定在海岸和内陆防线一共布设2.2亿枚地雷,其中密集地区达到一码(约为0.91米)10枚地雷的庞大计划还差的很远。另外需要特别提出的是飞机撒布地雷也始于北非的德军。


      正如在前面所说的一样,战争永远是武器发展的催化剂。朝鲜战场上志愿军英勇果敢的战斗作风给联合国军留下了可畏甚至可以说是可怖的印象,于是各国的武器设计师们开始打起了反人员地雷的主意:加拿大首先拿出了装填5磅炸药的"phoenix"地雷。实际上它独特的并不是装药,而是杀伤方式:一方面借鉴了前面所说的休伯特·沙尔丁曾研发过的一种被称为"Trench mine"的定向爆炸地雷的创意,另一方面利用了“米斯奈-沙尔丁”爆炸效应,对准敌人的一方安装的是不足7毫米厚的钢板,从而通过爆炸后产生的高速破片杀伤人员。
      作为一种反人员地雷,"phoenix"无疑有些过于笨重了,同时由于钢板爆炸后破片的不规则导致这种雷的有效杀伤距离只有20到30米,这些缺憾无疑使实用性大打折扣。于是,美国一位名叫Norman MacLeod的设计师和他的公司开始试图设计一种更小但威力更强的定向爆炸地雷,最后这种试验型号为T48的地雷由于采用了塑料外壳和高爆炸药,将总重成功的控制在1.1千克。30米的有效杀伤距离与"phoenix"差别不大,但相对便于携带的优点和相对不错的使用效果仍让MacLeod在1956年为它申请了专利,同时小规模生产并使用,军方编号为M18。

军方正式装备的M18地雷,与实验型号相比外形显著的变化在于雷体上的瞄准孔,严格意义上讲,M18是第一种正式列装的定向雷。


      M18的列装并没有让美国军方和设计师们完全满意,而早在M18尚处于试验阶段的时候,皮卡汀尼公司就曾提出过适当的修改方案,于是,在获得军方资金支持之后,针对M18的修改开始了。
    军方对改进提出了不少在当时看来是苛刻的要求,比如要求爆炸后的碎片在朝向的50米范围内实现对人型大小目标的命中,碎片的攻击应该限制在一个角度为60度,高度为2.4米的范围之内等等。然而,所有这些并没有难倒设计师,他们借鉴了德国S型跳雷的设计,弧面一侧安装了700粒钢珠,主装药采用威力更强的C4,并将药量增加到680克从而让钢珠达到更高的速度,聚苯乙烯塑料制的壳体使地雷变得更轻也更结实,质量因此得以控制在军方要求的1.6千克以内,后来的试验证明这种地雷的杀伤效果是惊人的,最佳杀伤距离在100米之内,而钢珠最远射程可以达到250米。1960年此雷正式定型,军方编号M18A1型地雷,1966年开始在越战中使用。

大名鼎鼎的CLAYMORE地雷:


M18A1型地雷,依次左下:起爆器,上:主雷体(注意雷体上的印字)和右:引线(三十米)。因为在越战中卓有成效的使用,此雷一度成为定向雷的代表,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克莱莫(CLAYMORE)地雷、阔刀雷往往指的就是它。<Rambo 4>中猛男史大哥用来引爆英国那枚航空炸弹杀伤追兵的也是它。


M18A1的中国亲戚:66式定向雷。对越自卫反击战时深受解放军战士喜爱的武器之一,战争中后期解放军在防守中布雷基本总结出定向雷为主,压发雷为辅,远近结合的布设方式。除去中国亲戚外,由于M18A1的优良设计,前苏联、韩国、以色列、智利、古巴、匈牙利、南非、越南等国都曾引进或仿制,此雷在世界范围内可谓儿孙满堂。



布设的M18A1,之所以花较多的篇幅来介绍定向雷尤其是M18A1,是因为此雷在地雷发展史的意义非同寻常,它改变了以往大多地雷只能依靠地面布设的方式,无论是树木还是崖壁,都可以成为它的布设地点,而扇面加较长的攻击范围使得它成为控制要道,防御火力死角的最好选择之一。而它的起爆方式也不再是压发,改为了人工点火或是可设置绊发。
Posted: 2008-07-03 16:36 | 5 楼
能量机动传奇
级别: 特种部队


精华: 1
发帖: 453
威望: 135 点
种子: 739 颗
魅力: 97 点
在线时间:393(小时)
注册时间:2006-03-16
最后登录:2016-11-06

 

虽然意义重大,但从整个地雷家族的谱系说起,定向雷也只能算作其中一个分支而已。这个庞大家族的扩张像我们前面所述的那样被战争催化,却未必会因停战而停止——世界大战结束后错综复杂的形势在大环境上又给了它们得以滋生的土壤,于是地雷家族日益人丁兴旺。
    随着北约和华约组织的建立和冷战的全面开始,如何面对苏联西线随时可能西进的钢铁洪流成为当时北约尤其是西欧各国普遍面对的一个难题。无论是北约或是华约,都已有了各种类型大小不等的反人员和反坦克地雷,然而即使是地雷这样廉价的武器,将其布设下来以应付苏联的可能入侵,都将在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同时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事实证明,在残酷却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面前永远不会缺乏疯狂的想法:1954年,英国成功试爆第一枚核弹后仅两年,就有人打起了把核弹与地雷结合的主意。
      这个疯狂的计划最早出自于英国的战争办公室,与它好听的名称“蓝孔雀”(Blue Peacock)相比,它的内容即使今天看来依然触目惊心:在适当的位置布设核地雷,在敌人入侵之时引爆,除了能摧毁大量建筑物和基础设施外,还可以利用放射性污染有效的阻隔苏军集群的推进。而这“适当的位置”包括工厂、铁路、水坝、电厂、运河等等。
      在冷战紧迫的气氛下,疯狂的计划开始逐步走向现实,设计成功的“蓝孔雀”核地雷大概有7吨重,通过电线触发引爆或定时引爆,前者可以实现五公里外控制,而后者最长时间可以设定为八天。论起威力,它完全算得上迄今为止的地雷之最:单枚威力达到一万吨TNT当量。这种恐怖的大杀器,英国军方一口气就订了十颗并准备把它们全埋在西德盟友的边境线上。疯狂的想法总是来的快去的也快,时光转到1958年,10枚“蓝孔雀”造出两枚原型弹的时候国防部的同志打了退堂鼓:这西欧虽说常年西风为主,但十颗蛋蛋的放射性尘埃吹起来啥样谁也没见过,吹坏花花草草不要紧,吹的范围太大收不住场就难办了;再说,往盟友家里埋核弹,一埋还埋十个,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要传出去了以后谁还愿意跟咱玩啊!三琢磨两不琢磨,这事情还是拉倒为好。于是,人类历史上最恐怖的地雷连同其布设计划终于下马了。



史上最恐怖的“鸟”——英国“蓝孔雀”核地雷,现仅有的一枚,确切说是外壳,存放在英国奥尔德马斯顿(Aldermaston)的原子武器研究中心(AWE)。



核地雷这事,怎能少了美帝?——美国战术核武器(MADM)地雷版,左边的是主装药右边的为整个弹体,无论是千吨级的威力还是不到400磅(约为180公斤)的质量都使得它比“蓝孔雀”实用得多,按照计划这是一种在敌后方使用以破坏基础设施和杀伤敌军的蛋蛋。



      说到这里,似乎又回到了第一篇闲话里国际刑警抓住尤里后说的那段话,没错,与核地雷的疯狂而又引人眼球相比,真正给人类带来危害的恰恰是那种不起眼的小玩意。隐蔽、廉价而又伤害巨大,这也正是地雷的最大特点,它是穷人的武器,但即使是富有的国家也愿意放下身段来大量使用,前者在乎的是钱,后者在乎的是士兵的生命,实用才是兵器存在的价值。于是,无论是在越南的热带丛林还是非洲大陆,也无论交战方是美国这样的强国还是非洲那些连名字都难记住的小国,地雷都成为了他们在战争中的必然选择之一。地雷这朵邪恶之花也因此而愈加妖艳:


南斯拉夫的PMR-2A反人员破片雷。原型是苏联的ПОМЗ破片雷系列,这又是一种广泛影响社会主义阵营的地雷,中国、捷克斯洛伐克、古巴、越南甚至缅甸都造过山寨版。


这个怪乎乎不讲究隐蔽效果的东西是英国Ferranti公司的杰作:用来炸直升机的AHM型地雷,整个系列发展到最后质量已经达到了90公斤,考虑到它多普勒雷达和声感的双重引信和多个穿甲战斗部,这个质量真的不是太重。




这小玩意儿是地雷吗?......没错,跟“蓝孔雀”一样,这貌不惊人却伤害巨大的小东西有个广为人知的名字叫“蝴蝶雷”。
苏联的PFM-1反人员集束雷,美制BLU-43的仿制品,这精致的小东西质量不过七十多克,厚度只有2厘米,而起爆最轻压力只需要五克。

美制BLU-43是越战期间美军专为空中布雷特别研制的,它的两个“蝴蝶”翅膀使它在空中盘旋落地,这样即使不用降落伞也可以大大降低地雷着地时的冲击。大规模空中布雷时可以节约大量成本和人工时...
BLU-43仅被用于封锁老挝境内的胡志明小道,因此外界对此地雷基本上一无所知。而前苏联从北越手里得到检获的BLU-43之后,进行仿制,即PFM-1,随后大量使用与阿富汗。



美制M75反坦克地雷,随着机械式布雷技术的发展,将反人员与反坦克地雷外形进行相应整合以满足机械布雷的需要就成为地雷的发展趋势之一。地面散布地雷系统(GEMSS)就是这么个东东,M74/75是外形尺寸基本相同的两种雷,不同点在于内部,M74为反人员地雷,至于M75,为了让它在有限的尺寸里达到足够的杀伤效果,它也用了之前我们所说过的米斯奈-沙尔丁爆炸效应(注意雷体剖面上的凹面和左侧的文字说明)。
Posted: 2008-07-03 16:54 | 6 楼
salehis
级别: 特种部队


精华: 0
发帖: 529
威望: 57 点
种子: 437 颗
魅力: 13 点
在线时间:406(小时)
注册时间:2006-12-17
最后登录:2024-11-22

 

的确是标准的ZT.......................话说能量,你学学马亲王说说其他的战地实用武器吧...................虽然人家说的是电报.......................
在离别时请不要悲伤

Salehi's Thor
Posted: 2008-07-11 08:14 | 7 楼
能量机动传奇
级别: 特种部队


精华: 1
发帖: 453
威望: 135 点
种子: 739 颗
魅力: 97 点
在线时间:393(小时)
注册时间:2006-03-16
最后登录:2016-11-06

 

好一阵子没见你了
事情已经忙完吧
Posted: 2008-07-11 09:15 | 8 楼
salehis
级别: 特种部队


精华: 0
发帖: 529
威望: 57 点
种子: 437 颗
魅力: 13 点
在线时间:406(小时)
注册时间:2006-12-17
最后登录:2024-11-22

 

忙完了...............就是最近没有时间逛论坛,还有就是光荣的加入了死死团
在离别时请不要悲伤

Salehi's Thor
Posted: 2008-07-15 10:14 | 9 楼
帖子浏览记录 版块浏览记录
§The Prince and The Princess§アスカガ领域 » 葛蒂·露号

Total 0.021348(s) query 6, Time now is:11-23 13:47, Gzip enabled
Powered by PHPWind v6.0 Certificate Code © 2003-07 PHPWind.com Corporation